c
BM1-125液压马达,BM1-125摆线马达,BM1-125油马达 BM1系列液压马达是一种内啮合摆线齿轮式、大扭矩液压马达。结构精密,外观新颖,可正反转自由换向,转速范围广,从较低5转/分钟可调至较高775转/分钟,运行平稳**,扭力大寿命长,是取代进口马达的**产品。广泛用于工程机械、农业机械、交通运输、机器制造等部门中,如油压机、输送机、操作机、注塑机、收割机、油管钳、机械手、起重吊车等各种机械设备上。 型号/排量 BM1-63 BM1-80 BM1-100 BM1-125 BM1-160 BM1-200 BM1-250 BM1-315 BM1-400 流量L/m 较大连续 45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间断 50 75 75 75 75 75 75 75 75 转速 r/m 较大连续 720 740 589 475 370 296 237 189 125 间断 755 827 673 594 463 370 297 236 149 压力MPa 较大连续 12.5 12.5 12.5 12.5 12.5 11 11 11 10 间断 16.5 16.5 16.5 16.5 16.5 16.5 14 12.5 10.5 扭矩N*m 较大连续 101 129 161 202 245 286 360 406 435 间断 134 171 213 268 342 390 456 505 533 3 液压马达日常维护的几点要求 3.1回油背压 为了马达的工作平稳性,要求有一定的回油背压,对内曲线马达更应如此否则将导致滚轮脱离定子导轨曲面而产生撞击、振动、噪声,严重时导致损坏。背压值也不可太大,根据液压马达的转矩与其进、出口压力差成正比的关系,在进口压力为一定时,当背压增大必然使液压马达的进出口压力差减小,所以造成液压马达转动无力。一般情况下其回油背压应为0.3MPa~1.0MPa。 3.2泄油管路 泄油管路一般不接到系统回油路上,对于有冲洗系统的马达,泄油管路可以充当冲洗的回油管。当马达轴处于水平方向安装时,应该将泄油管路连接到壳体较上端的泄油口(图2)。若马达轴处于垂直方向安装时,泄油管应连接到马达的上端盖的可选泄油口,必要时可在泄油管路上增加适当的背压,背压值不可太大,否则将导致轴向密封圈损坏而造成外泄,背压值应该控制在0.5MPa以下,工作中瞬时峰值应小于0.8MPa通过测量马达壳体压力可知),以便马达内部始终充满油液.并且可以降低马达的运转噪声。 3.3定期加润滑脂 因为内曲线多作用式液压马达转速低,负载大,其内部的滚动轴承很难形成润滑油膜,因此应该定期对其进行加脂润滑,周期一般为2000h~3000h。 3.4马达安装与更换 更换马达时尽可能使马达输出轴少受或不受径向力,**马达的内部支撑轴承不受额外的作用力,否则,长时间使用会使配油机构产生偏斜,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马达在安装中传动轴与其它机械连接时要**同心,或采用挠性连接。对于带有扭矩臂的马达,安装时应该先连接马达与扭矩臂,然后再固定扭矩臂,以防损坏壳体或配流轴。 3.5注意捕捉异常信号 善于捕捉故障信号,及时采取措施。声音、振动和温度的微小变化都会意味着马达存在问题。马达己被用旧,存在着内部泄漏,而且泄漏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由于内部泄漏能使密封垫和衬圈变形所以也可能发生外部泄漏。对于马达内泄的判断,笔者的维修经验是:先将马达的回油管截止,停止系统冲洗并断开马达与冲洗管路的连接,再将系统压力调至较低,启动油泵后,逐渐将压力调至正常范围,在马达的测压点及泄油口处可以观测到壳体压力变化和泄漏量,必要时可以进行正反两个方向的试验。 3.6保持油液清洁 尽可能使液压油保持清洁。大多数液压马达故障的背后都潜藏着液压油质量的下降。故障多半是固体颗粒(微粒)、污染物和过热形成的胶状物造成的。总结的经验是,带有液压马达的液压系统其油液清洁度,至少应保持在NAS9级以内。否则液压油中含有的杂质,会造成马达内的摩擦零件表面磨损,摩擦副磨损成沟槽,造成泄漏量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