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1QJM001-0.08液压马达,1QJM001-0.08钢球马达,1QJM001-0.08球塞马达 普雷斯QJM型液压马达与各种油泵、阀及液压件组成液压传动装置,由于它在设计上采取了一定措施,故可适应各种机器工况。该型马达具有重量轻、体积小、调速范围大,可有级变量、工作**、寿命长等优点,目前已应用于矿山工程、起重运输,冶金、船舶、机床、塑料加工、地质勘探等领域。主要用在履带行走、轨道轮子驱动、各种回转机构、勘探钻机、绞车提升、皮带动输传动、物料搅拌、路面切割、船舶推进、塑料注射等部位。 液压马达工作介质 液压传动较常用的工作介质是液压油,此外,还有乳化型传动液和合成型传动液等,此处仅介绍几个常用的液压传动工作介质的性质。 一、液压传动工作介质的性质 1.密度 单位体积液体的质量称为液体的密度。体积为V,质量为m的液体的密度为 矿物油型液压油的密度随温度的上升而有所减小,随压力的提高而稍有增加,但变动值很小,可以认为是常值。我国采用摄氏20度时的密度作为油液的标准密度。 2.可压缩性 压力为p0、体积为V0的液体,如压力增大 时,体积减小 ,则此液体的可压缩性可用体积压缩系数 ,即单位压力变化下的体积相对变化量来表示,由于压力增大时液体的体积减小,因此上式右边须加一负号,以使 成为正值。液体体积压缩系数的倒数,称为体积弹性模量K,简称体积模量。即K=1/ 。 3.粘性 1)粘性的定义 液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或有流动趋势)时,分子间的内聚力要阻止分子相对运动而产生的一种内摩擦力,这种现象叫做液体的粘性。液体只有在流动(或有流动趋势)时才会呈现出粘性,静止液体是不呈现粘性的。粘性使流动液体内部各处的速度不相等,以图1-2为例,若两平行平板间充满液体,下平板不动,而上平板以速度 向右平动。由于液体的粘性作用,紧靠下平板和上平板的液体层速度分别为零和 。通过实验测定得出,液体流动时相邻液层间的内摩擦力Ft,与液层接触面积A、液层间的速度梯度 成正比,即 式中: 为比例常数,称为粘性系数或粘度。如以 表示切应力,即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则 这就是牛顿的液体内摩擦定律。 2)粘性的度量 (1)动力粘度:又称**粘度,单位为Pa·s(帕·秒),以*用的单位为P(泊,dyne·s/ ),1Pa·s=10P= cP(厘泊)。 (2)运动粘度: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的比值,称为液体的运动粘度 ;即 ,单位为 。以*用的单位为St(斯),1 = St= cSt(厘斯)。液压传动工作介质的粘度等级是以40 时运动粘度(以 计)的中心值来划分的,如某一种牌号L-HL22普通液压油在40 时运动粘度的中心值为22 。 液体的粘度随液体的压力和温度而变。对液压传动工作介质来说,压力增大时,粘度增大。在一般液压系统使用的压力范围内,增大的数值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但液压传动工作介质的粘度对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温度升高,粘度下降。这个变化率的大小直接影响液压传动工作介质的使用,其重要性不亚于粘度本身。 4.其它性质 液压传动工作介质还有其它些性质,如稳定性(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水解稳定性、剪切稳定性等)、抗泡沫性、抗乳化性、防锈性、润滑性以及相容性(对所接触的金属、密封材料、涂料等作用程度)等,它们对工作介质的选择和使用有重要影响。这些性质需要在精炼的矿物油中加入各种添加剂来获得,其含义较为明显,不多作解释,可参阅有关资料。 二、对液压马达工作介质的要求 不同的工作机械、不同的使用情况对液压传动工作介质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为了很好地传递运动和动力,液压传动工作介质应具备如下性能: 1)合适的粘度,较好的粘温特性。 2)润滑性能好。 3)质地纯净,杂质少。 4)对金属和密封件有良好的相容性。 5)对热、氧化、水解和剪切都有良好的稳定性。 6)抗泡沫好,抗乳化性好,腐蚀性小,防锈性好。 7)体积膨胀系数小,比热容大。 8)流动点和凝固点低,闪点(明火能使油面上油蒸气闪燃,但油本身不燃烧时的温度)和燃点高。 9)对人体无害,成本低。 对轧钢机、压铸机、挤压机和飞机等液压系统则须**耐高温、热稳定、不腐蚀、无毒、 不挥发、防火等项要求。 三、工作介质的分类和选择 1.分类 液压系统工作介质的品种以其代号和后面的数字组成,代号为L是石油产品的总分类号,H表示液压系统用的工作介质,数字表示该工作介质的粘度等级。 2.工作介质的选用原则 选择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一般需考虑以下几点: (1)液压系统的工作条件 (2)液压系统的工作环境 (3)综合经济分析 四、液压系统的污染控制 工作介质的污染是液压系统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它严重影响液压系统的**性及液压元件的寿命,因此工作介质的正确使用、管理以及污染控制,是提高液压系统的**性及延长液压元件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 1.污染的根源 进入工作介质的固体污染物有四个根源:已被污染的新油、残留污染、侵入污染和内部生成污染。 2.污染的的危害 液压系统的故障75%以上是由工作介质污染物造成的。 3.污染的测定 污染度测定方法有测重法和颗粒计数法两种。 4.污染度的等级 我国**的地区标准GB/T14039-93《液压系统工作介质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和目前仍被采用的美国NASl638油液污染度等级。 5.工作介质的污染控制 工作介质污染的原因很复杂,工作介质自身又在不断产生污染物,因此要**解决工作介质的污染问题是很困难的。为了延长液压元件的寿命,**液压系统**地工作,将工作介质的污染度控制在某一限度内是较为切实可行的办法. 为了减少工作介质的污染,应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1)对元件和系统进行清洗,才能正式运转。 (2)防止污染物从外界侵入。 (3)在液压系统合适部位设置合适的过滤器。 (4)控制工作介质的温度,工作介质温度过高会加速其氧化变质,产生各种生成物,缩短它的使用期限。 (5)定期检查和更换工作介质,定期对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进行抽样检查,分析其污染度,如已不合要求,**立即更换。更换新的工作介质前,**对整个液压系统**清洗一遍。